type
status
date
slug
tags
summary
category
password
icon
朋友推荐了与一本书:《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王学泰著。一口气读罢,解决了之前心目中的一些问题。这本书有700页,其中引用了很多史料,分析了通俗小说,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唐》、以及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详细论述了游民用的产生以及演变,是一本学术专著。每本书,不同人看到的世界可能大不同。我对游民的学术问题并不需要那么严谨的论述,但有关游民尤其是对《水浒》和金庸小说的解读,对我来讲,算是有启发。
 
书的腰封上写着:自宋代以后,由于人口的激增、游民群体的形成,游民的生活空间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与主流社会相抗衡的隐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也逐渐形成了它特有的运作规则与行为方式,并且它也与主流社会存在着互动关系,对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游民?
书中对游民的定位是从人们在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出发的,主要指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其主要特点就在于“游”。也就是说,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城市和乡镇之间游动,迫于生计他们以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为主,也有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财物,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有过冒险生涯或者非常艰辛的经历。
 
游民文化集中表现在游民们独特的思想意识之中,这种意识主要从游民知识分子所参与创作的文艺作品中体现,如《水浒传》及其相关的戏曲、《三国演义》、“说唐”小说系列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小农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迟滞和社会结构(宗法制度和等级序列)的禁锢,以及相应的文化,不能适应人口激增,是大量游民产生的根本原因。
 
游民意识和水浒三国金庸
 
游民文化是由游民和游民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有四个特点:1)强烈的反社会性;2)在社会斗争中最有主动进击精神;3)注重拉帮结派,注重团体利益,不重是非;4)失去了宗法网络中的游民,由角色位置所决定的自我约束、文明规范以及社会生活必须的文饰都没有必要了,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意识中最黑暗最野蛮的一面。
 
通俗文艺作品普及极广,即使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也从看戏听书中接受了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游民意识。《水浒传》较全面地反映了游民的思想性格及其各种社会要求的人生与向往,成为江湖绿林的百科全书,横冲直撞的李逵成为“脱序人”的理想,《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更是游民们联合的榜样,关公的“义气”则成为江湖人的最高道德典范。
 
作者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的帮会,用来解读游民意识倒是很有意思。武侠小说是商业化的产物,必须考虑受众的接受及传播。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很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且每本书都会树立一支足以与朝廷官府相抗衡的民间政治力量,书中提到,金庸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把它写入武侠小说的。金庸小说的帮派被理想化了,有很重的理想色彩,不愿意让读者看到皇权君主一统天下。同时,帮会更富于文人士大夫社彩,帮会的领袖人物更像儒生、士大夫。而对《鹿鼎记》的解读,作者把韦小宝定义成典型的游民形象,只是韦小宝最后并没有爬上权力巅峰,这是一个过于士大夫的结局。
 
当下的游民意识
 
说一点暴露年龄的事。在初中和高中的时代,“租大书”是一项流传甚广的娱乐活动。躲在屋子里厚厚的“深黄色”的书(书的纸张真的是被翻久了的黄色),是信息闭塞的时代一件非常娱乐的事。而在那个年代,江湖传说也是青春期少年的必备谈资。而如今为什么孩子们很少看武侠小说了?书中提到的皇权社会,逐步在向契约社会转变,小农经济也被市场经济替代,与之对应的侠客精神也被商业大佬所替代。但并不是说没有“游民思维”了,而且书中提到的”游民意识“还是普遍存在,只是在市场经济的表象中弱化了。套用互联网公司的话术,越在“下沉市场”,“游民意识”越是根深蒂固。如果有机会去到乡镇村生活一段时间,一定会对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竖大拇指,其中也蕴藏着对乡土深深地理解。
 
回到很多武侠小说里,很多帮派的帮主都不需要出手,只是一个传说。而帮派的领袖,跟一众子弟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大多数时候的是另外一种“神圣”。这点跟传统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处,理想国并没有被真正体验过,只是存在于江湖,这个理想更在于“出世”,而不是“入世”。而在现实当中,哪个圣不是斗争或者继承而来。在立场大于事实的环境下,躬身入局,理解“庙堂”和”江湖“的立场,大概是存量市场普通人必备的技能。
 
董宇辉事件的11个关键词推荐3本书初步了解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