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tags
summary
category
password
icon

偶遇

 
假期偶遇一本小书《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初翻的时候内心有很多预设,无非是“固化”、“寒门难处贵子”等。作者郑雅君,生于1990年,这本书的原型是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原计划2019年6月出版,几经周折和修改之后,于2023年出版。导师熊庆年在序言中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初读起来有些不太适应。通读之后,诚意和内容均有超出预期,也怪不得导师如此厚爱。
 
看这本书难免拿自己的大学经历跟书中的情况比较,那时同样的情况也存在,只不过那时还是有“大多数”的,大部分学生还处在一个同质化的状态中。跟此时相比,那时候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保护”,在一个类似的群体中不容易产生过多的焦虑。此时,因科技进步抹去了很多信息不对称的差,但知道与做到的距离并没有缩小,思维方式与习惯的惯性、加上信息对称带来的一些不自信,导致实践的鸿沟可能进一步扩大。
 
本书通过访谈,了解到了很多非常具体或者感同身受的描述。在本书的最后,也尝试着给出了一些“寒门子弟”在大学中的解决方案。如果扩大点范围来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茧房中,这种壁垒并不只是针对于个别人,而是每个人都有的存在。试图突破这种壁垒,可能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意义所在。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即使父母读过大学,当下的大学已经今非昔比了。而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数量的迅速扩容,也带来了“文凭的通货膨胀”,“文凭在求职市场上代表能力的’信号’作用开始失真,大学生的就业结果越来越依赖家庭文化资本和个人化优势,而非专业水准”。大学生“必须有意地、持续地反思和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将大学四年打造成一种致力于为简历加分的‘履历经济学’”。
 
与留学相比,由于国外的语言、申请标准、流程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的,市场上诞生了很多的留学顾问机构(或称留学中介),需要学生长时间地做针对性的训练和经验积累,这种复杂性和评判标准的多样性恰好强迫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选择能力,而很多国际高中也直接强调喜欢“心智成熟的学生”。高考的统一选拔形式抹杀了大学的部分多样性,导致大部分家长忽略了大学的复杂性,进了大学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个话题可能很快也会被关注。
 
推荐高中生家长找来读一下,毕竟家长很可能是孩子的天花板。高三或大一的孩子可以看一下,其实你并不是孤独的。
 

感谢

 
为了写这小文重新回去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第一页上写着:
“献给我的母亲,是她用全力将我举国头顶,才让我有机会去认识本书中的被访者。”
 

第一章“迷宫”、第二章“视角”

阐述了大学教育现状和研究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通过聚焦大学生在校期间组织课内外生活的过程,尽可能去理解那些初入大学时看似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们如何在大学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各自对毕业出路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又是怎样将他们送上了各自的社会位置”。这个研究将“大学过程”概念化为“学生在就读大学的经历中树立生涯目标、获得毕业出路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下图(本书64页):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问题
 
书中虽然将大学的研究对象简化成“北方大学”和“南方大学”,其实不难看出分别对应着“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即使在这种千挑万选的大学里,在后面的内容中学生的差别之大可能也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毕竟平时我们接触的都是个体,而非群体。
 

第三章“家境”、第四章“努力”。

如果只看标题的“家境”可能会简单把学生按家庭的经济条件来分类,事实上这个维度书中的确也写了很多,其中作者在前文还着重提到自己单亲家庭的身份,以澄清其对研究的影响。但在书中的访谈,除了经济维度以外,同样来自于东部沿海城市相对富裕的家庭的孩子在初上大学的时候可能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部分的采访很生动,也不由得想起自己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学年。大学生面临问题的多样性,而不止于经济条件,才是这本书对大部分人的意义所在。
 

目标掌控模式

通过访谈,作者将“目标明确的同学”上大学的方式总结成“目标掌控模式”,“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和非制度性规则,因此能有意识地树立生涯目标,并且知道如何通过管理自身的行动来趋近目标”。

直觉依赖模式

将“习惯性优秀”的“学霸”们组织大学生活的模式称为“直觉依赖模式”,“在陌生的大学场域中难以自我定位,从而无意识地陷入无目标状态,主要依靠直觉和旧有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
 
精英高校大学生“上大学”的两种实践模式
精英高校大学生“上大学”的两种实践模式
 
这两种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组织行动的技术层面,更体现在道德层面二者秉持着基于不同逻辑的道德判断,由此构成了区分“我们”与“他们”的象征边界。目标掌控者认为,大学生理应有自己的目标,并且相信在规则允许的限度内使用策略去达成目标无可厚非,无目标地组织生活和学习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直觉依赖者却往往将围绕生涯目标组织大学生活视为”功利性强”“动机不纯粹”,并且对使用讨好的策略去达成目标有种道德上的拒斥感。
 
而这种意识的形成,需要溯源于即使在同一所大学、却千差万别的中学教育当中。而这种差别可以再次归结到家境,除了城市差和经济差之外,在同一座城市里面能否上某所中学只因家长身份差异带来的“中学择校差”,恐怕是城市里的家庭更关注的。如果作者出身于城市,会不会将其重点论述,我们不得而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共12年的教育,连续优质学校的塑造,孩子有怎样的思维方式都不足为奇,虽然探讨的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却需要回溯更早期的教育。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两类模式的学业投入与社会性投入特征
两类模式的学业投入与社会性投入特征
 
在“努力”的章节里,可以看到两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活经历在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想要什么”这一问题上功劳卓著。对于使用“目标掌控模式”的玩家而言,大学对他们的意义主要在于提供了一个供他们自主探索自身兴趣和积累履历的平台,通过探索多个毕业出路所通向的失业,今早使他们心中模糊的生涯目标具体化为某些职业领域。而对于使用“直觉依赖模式”的问价而言,大学的意义则更加重大——通过提供社会性投入的机会,帮助他们(至少是部分地)实现从“摸着石头过河”的低效模式转变成围绕生涯目标来主动获得出路的高效模式。
 

第五章 方向

 
一个让人认真对待并持之以恒的目标背后,必定有强有力的意义感的支撑。而大部分被访者对自身工作的意义理解都是成年期之后才逐步行程的。所以,不知道是常态,要求一个大学生什么都知道并且能做对,是不现实的。这本书也许也是回望的结果,但探讨是有意义的。“自主驱动者”固然有事占尽,但“价值归顺者”的峰回路转同样有迹可循。在当前中国社会市场轨道和体制轨道二元精英的路径下,家境劣势的大学生并非注定只能成为“迷失无从者”。当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读懂了大学的游戏规则,充实了自己的行动能力,或是响应国家号召、获得了组织的有力支持,他们就有可能摆脱“直觉依赖模式”的困就,获得比较满意的向上流动结果。
 
每一位被访者在三种观念图式之间所处位置图示
每一位被访者在三种观念图式之间所处位置图示
 

第六章 余论

 
为什么社会出身弱势的学生即使进入了好的大学,却仍然在出路上劣势明显?一个简明的思路是去问他们自己,如何以及为何走上这条路。这一张是个相对开放问题的章节,虽然有一个小标题是“寒门学子能做什么?”,但其中的内容在当下信息对称、相对固化的环境下,可能适于很多人。
 
1、意识到自己所经经历的困境并非自身能力或性格缺陷所引起,而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事实。虽然看似个体的体验,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正常的,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
2、要在认知上做好突破文化障碍的准备,还需要想自己强化一个信念:我愿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挑战我习以为常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接受(至少是有反思性地拒绝)那些总是不假思索就拒绝的观念和事物。
3、对新场域文化及“游戏规则”的广泛了解和学习。积极地为自己创造多远化的社交机会,尽可能广泛地接触新观念和新做法。注意现结好旧有的社交关系和原本对自我的认识,从而缓解习性的裂化带来的撕裂感。
4、欣赏自己的原生文化,并意识到和发挥好自己文化身份和过渡经历带来的独特优势。
 

写在读后

 
本书的内容虽然是个研究课题,但看了作者亮闪闪的履历,无疑就是这个路径的实践者。也让我想起那本《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而书中的一些内容,在这个剧烈颠簸的时代,可能会泛化,适应于更多的场景,与在大时代中转型的人们共勉。
选择留学顾问(中介)的9项思考念美国哪些大学最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