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tags
summary
category
password
icon
感谢大家对上一篇文章的关注,因为上一篇文,跟几个朋友(娃子更小一点)有一些互动,今天的话题也是有感而发。题目写的是国际路线,以下可能会以美本为替代,可能还有些互换的地方。国际路线里面,美本是最复杂的,可以不申请美本,还有其他国家可以选择,但大致了解了美本并且可以接受,其他的就不足惧了。
 

教育进入消费时代,但错过了不可追加投资;

 
总是听到很多人在算教育的回报,如今连房子都不涨了成为消费品,教育可能也可以参照一下其他国家的现状研究一下。即使教育成了“消费品”,依然不影响东亚家庭的追逐。但话说回来,对人的投资,你是无法精确计算出回报的。而且,我们刚经历了历史上少见的“稳定的盛世”,还带着“固定收益”的视角去看待一切,并且试图去追寻那“仅有一点点可能”的“确定性”,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忽然在这想插播自己内容的一条广告:《美国四百年》这本书,把美国的历史用风险投资的角度重新写了一遍,比如电话、铁路、海底电缆,等等…在他们刚出现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们一定行,而且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事实上都是风险投资。我们不是也经常看到有人说南湖游船上成立的组织是最成功的创投组织吗?以上种种以当下的时点看起来都是上帝视角,是筛选过的成功确定性。也许,不确定的回报永远是常态。
 
当下的时点再看教育,很可能要抛弃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的确定性逻辑,投资教育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很可能也回归到风险投资。
 
notion image
 

与高考相比,国际路线是非标产品,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

 
那凭什么站在当下看孩子未来的教育收益,就一定要那么多确定性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逐确定性,寻求确定性本身没错,怕的是路径走错了。经常可以在聊天的时候,听到一些说法,比如:
  • “我先看看孩子学习怎么样,再选择走高考还是国际路线。”
  • “同样的成绩,去国外能去一个比高考能去的学校排名更好的学校吧!”
  • “去美高,能选择的路会多一些,拿到身份,选择就更多。”
  • “国际路线越早定越好,最怕犹豫不决。”
 
其实这些说法,都对,也都不对。所有的答案都需要根据命题来重新审视,在教育这件事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家庭也千差万别,包括过去经历的和对未来的规划。必须把孩子和家庭落在具体的环境和需求里,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做选择的过程,国际路线或者美本把这个过程提前了,也无限放大了每一个或大或小决策。曾经在巨知名的高中UWC访校的过程中,介绍的老师毫不避讳地说:“我们更喜欢心智相对成熟的孩子”,一语道破。
 
如果把高考比喻成流水线,批量用分数筛选,分数决定一切;美本更像个性化的大熔炉,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非标产品,看似有很多通路和标准,但总是很多不确定性。最关键的是,大部分家长没有经历过国际路线的过程,天然就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过话说回来,谁说进了人大附就一定能去清华北大,高中三年会发生很多事情,孩子的成长也千差万别。中考名列前茅并不代表高考一定如愿以偿,这不也是高考的不确定性么?
 

高考和美本怎么选?

 
从实际来讲,两条教育的道路各有各的优点,很难简单地比出高低。但最肉眼可见的差异便是总体的学费支出,这个恐怕是对大部分家庭来讲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即使走上了国际路线,也有成本高低之分。在一次分享中,一个女生坦然地介绍自己是单亲家庭,还有个妹妹,所以申请的时候把是否可以申请奖学金排在首位,最后如愿进入一个排名靠前的文理学院,既节省了一部分成本,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样独立的孩子恐怕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跟高考国内读本科的成本相差太远,经济性恐怕也是首先要考虑的。
 
从目前的优质高中高考部来看,高中的生活跟父辈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种生活比当年肯定是精彩很多。但只要高考的总指挥棒不变,学校之间比清北数量、比平均分一定是永恒的主题。但现在的趋势是,学生中间,优秀的全面优秀,躺平的一言难尽,分化的比较厉害。优质高中能提供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也不乏非常多的“加工能力”非常强的高中,有些一个都不能少的意思,这也许才跟我有关。其实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讲,冷静的想想,清北和哈耶普斯麻一样关系不大,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国际路线更像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更是一种大宗消费的奢侈品,在这个体系里面,孩子能获得的资源是多样性的,孩子的选择也会更加多元,这也是成熟社会的一种体现。疫情期间,孩子参加过一个线上涉及到多国孩子的活动,在闲聊时候美国的孩子说,选大学的标准是学费便宜、距离家里近、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排名并不那么在意。很可能是因为成熟社会(稳定社会,我们也越来越像,资源已经被分配完了),在毕业后的就业一部分看学生自己的能力,另一部分需要依赖于家长的能力传承,名校排名带来的实际利益差异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在这个体系里很可能不会有那么多老师每天追着你、逼着你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更需要内驱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了个性化的道路,不乏排斥整齐划一的高考转到国际路线却风生水起的孩子,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走上国际路线,在可能性无限增加的情况下,家长也必须能接受孩子的任何可能。
 
70后、80后的家长的成长,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盛世,美国以全球领导者的身份担当江湖很多年,很多家长都有一个美国读书梦。在当下的情况下,考虑的因素不仅是经济,恐怕方方面面。每个家庭都是个性化的选择。也许并没有标准答案,最确切的事实是:名校或者学历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逗号,也并不代表一切,无论从哪里毕业,人生很可能才刚刚开始。
 
notion image
 

犹豫、骑墙会不会有好结果?

 
在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里面,因为各种原因,在中考前“骑墙”的选择不在少数。毕竟大部分家长都没有体验过美本,不断地权衡是正常现象。尤其以北京的公立国际部招生标准为例,想去好的国际与去优质高中,筛选的标准是一样的:“中考区排名”。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参加中考之前,家庭和学生需要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中考成绩。在结果出来之后,再选择公立国际部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虽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选择国际路线的趋于谨慎,公立国际部的招生还是给家庭多了一个选择。
 
至于高考和国际路线究竟怎么选,不管咨询谁,都会建议先选择路线,再根据分数选择合适的国际部。对于“临时选择”国际路线的家庭,应该也不是完全的小白,至少也应该做过功课,否则也不至于完全在无知的情况下走国际路线,只不过是根据客观情况在权衡而已。不管怎么样,对于走上国际路线的家长来讲,在高一的时候从思想和行动上迅速切换,是娃迅速适应国际路线的基础。在没有决定之前,有观望很正常。一旦决定便很难回头,自己的选择的路,尽全力走下去就好。毕竟,高中还有3年的时间,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迅速适应和行动是对自己选择的最大肯定。
 
通过中考成绩进入公立国际部,并不晚,中考之前的权衡不是个例。
 

美本考察什么?回到孩子本身;

 
美本这些年搞的越来越复杂,GPA、标化考试、校内外活动、科研、公益等等。貌似什么都要,也有看似不是那么牛的牛娃出乎意料地申请到非常好的学校。一个美国做教育的朋友跟我讲,美国大学在选择一个18岁有活力、有个性、有任何可能性的孩子,而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个“学霸”。
 
美本貌似没有一个固定的硬标准,但这一定是有一个标准在那的。先不去拆解这个标准,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现在小学都不让公开排名,但即使家长拿不到班级的总榜单,仅知道自己孩子的排名之后,通过各种信息、简单的接触,也大致知道班里学习好的是哪几个。而美本申请结果好的,绝大多数孩子应该在一个范围之内,但在这个范围之内,不能保证一定可以申请出好结果。不过即使在高考部,学习最好的那一拨里面,也不能完全保证按平时的排名考上清北。只不过在美本的申请中,这个动态的不确定性范围被放大,再加上被广为传颂的都是“意外”,某个大牛没有按预期去了哪里,某个幸运儿申请结果在自己的意料之外,“以弱胜强”本来就是容易传播的,很容易给人造成美本申请随机性太大的错觉。
 
曾经在一家顾问那里看到了三份文书,在文书真实性的前提下,即使作为一个申请小白+半瓶子英文的情况下,都可以看出来这三个同学的强弱,自然申请的学校位次也与感官相符,美国人又不是傻子,总不至于千辛万苦弄一套玄学的东西出来等着你来撞大运,如果是这样,美国估计也不至于当老大这么多年吧。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回归到孩子能力的本身。再做个不恰当的举例,如果认为自己走高考路线考不上清北,那凭什么走美本就能去哈耶普斯麻呢?如果是想绕道或者走捷径的,赶紧洗洗冷静一下,继续做功课去。其实这种随机的错觉,有一部分也是来自于个人预期与结果的预期差。
 
notion image
 

搭建底层操作系统,结果水到渠成

 
15-18岁应该是人一生当中体力、智力、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资深的做教育的老人家说,如果想融入美国社会,去美高是最后的机会。因为刚上高中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有太多的种族、财富观念,很容易玩到一块去。如果本科去到美国,大学生的基本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真正融入到美国社会里。其实无论在哪,一代移民都是很辛苦的。在当下民族主义盛行的年代,可能要面临的问题会更多。
 
尽管很多人对公立国际部有很多诟病,认为跟优秀的国际学校相比,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式不够国际化,更像是高考部的一个变种。但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有很多本土发展起来的优秀人才就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而且对于中考转轨国际部的孩子们,不仅要过语言关,而且还需要对原有的9年制的义务教育和高中3年衔接,这3年需要与未来美国本科接轨。对孩子来讲,这是不低于高考过独木桥的挑战。国际路线本科的申请时间点在高三上学期,学生的实际的教育时间只有2年时间。在2年时间里,要打破中考的刷分逻辑,更综合的能力探索、专业探索、过语言关,无疑对孩子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公立国际部教育工作者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拿出了一整套的衔接方案,也许每个学校各有不同,但无疑都是有价值的、卓有成效的。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一旦选择了公立国际部,更重要地是紧跟学校的步骤,做好家校配合(至于怎么配合,够写好长),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对于国际路线的出路问题,选择就更多了美、英、澳、新等等等等。最后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合适的地方读书,都能找到属于他的天地。
 
不管花招再多,孩子本身的能力和状态都是根本。就像在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时候,一群陌生人第一次在一个场景下,会很容易分出三六九等。教育是对人的,而不是对着名校的排序去的。追逐名校无可厚非,别把教育本身对人的价值忽略了,这才是根本。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完全用KPI衡量。回归本源。
 
有关芒格选择留学顾问(中介)的9项思考